文|黃微芬 「似乎」是2017年9月的某一天,興建中的「台南市美術館當代館」工程圍籬悄悄換上新稱呼,「當代」兩 (…繼續閱讀)

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
文|黃微芬 「似乎」是2017年9月的某一天,興建中的「台南市美術館當代館」工程圍籬悄悄換上新稱呼,「當代」兩 (…繼續閱讀)
文/陳聿寧 「破屋」外觀。 生活的真實更像是電影敘事技巧的蒙太奇,錯亂的拼接結構成一節節零碎的片段,在荒謬的虛 (…繼續閱讀)
文/陳聿寧 身體始終是舞蹈的中心,人們用自身最直接的感官體驗環境中的一切。當代藝術發展至此,已跳脫古典藝術正面 (…繼續閱讀)
文/陳聿寧 到過台南遊歷的人都不陌生,從台南火車站出來,行經長長的中山路繞過圓環再走到開山路上,經過台灣文學館 (…繼續閱讀)
文/陳聿寧 藝術的幅員可以如何定義與劃界?它可以包括視覺、戲劇、建築、舞蹈、音樂與詩歌等藝術領域,它也可以指向 (…繼續閱讀)
文|黃微芬 「藝術行政人員是老士官長,他不僅在完成展覽的過程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他長期所具有的專 (…繼續閱讀)
文|林南 對於看展的觀眾來說,什麼都不用付出,只要付出腳跟眼跟心,或許還有一台機車,跟幾晚住宿,總是會有美中不 (…繼續閱讀)
專欄作者|熊月禽 金錢的本質為何?金錢是得以換取生存與欲望的東西。 商業、市場的準則是金錢的遊戲,如何創造更多 (…繼續閱讀)
訪談日期|2014年2月7日 訪談方式|網路通信 企劃、整理簡稱|觀察者藝術生態觀測站編輯台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