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苟 我個人非常不贊成南藝大整併到成大,不是因為她是我的母校(畢竟成大也不是什麼差勁的大學),而是有如下實 (…繼續閱讀)

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
文|洪苟 我個人非常不贊成南藝大整併到成大,不是因為她是我的母校(畢竟成大也不是什麼差勁的大學),而是有如下實 (…繼續閱讀)
文|郭任峰 「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莘莘學子們即將…」這等老梗,妳我一生當中至少要聽過三、四遍。初聽有無限憧憬 (…繼續閱讀)
文|編輯台 那一夜,我們在77說「MIGA」與大崎的約定(上) 場景右|王鼎元(「MIGA藝文空間」負責人,以 (…繼續閱讀)
文|熊月檎(失業熊貓按摩員反核二運作) 近年觀察台灣各種獎項的得獎作品,似乎得以悟出得以從得獎作品中猜出評審成 (…繼續閱讀)
文|王文宏。 每年的第二季:Q2,全島就會進入畢業美展的高峰期,眾多的作品如同鳳凰花盛開,青年學子競相展示著, (…繼續閱讀)
文|編輯台 朱天文看電影《戰火浮生錄》看了三遍,就是為了把片中俄國詩人的這首詩記下, (…繼續閱讀)
文|李龍偉 張愛玲的最後遺作,小團圓。正如她自己所言:「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深知的材料……」,張愛玲似乎以 (…繼續閱讀)
文|熊月禽 四川熊貓基地的熊貓按摩員 〈如果它是一個人〉的行為展演發生於《出神紀》,由新濱碼頭的藝術家籌辦,從 (…繼續閱讀)
文|郭任峰 任教中國醫藥大學;看電影、寫電影、聊電影,中度患者。 從《海角七號》開始算起,人氣回流國片市場至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