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龍偉 張愛玲的最後遺作,小團圓。正如她自己所言:「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深知的材料……」,張愛玲似乎以 (…繼續閱讀)

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
文|李龍偉 張愛玲的最後遺作,小團圓。正如她自己所言:「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深知的材料……」,張愛玲似乎以 (…繼續閱讀)
文|熊月禽 四川熊貓基地的熊貓按摩員 〈如果它是一個人〉的行為展演發生於《出神紀》,由新濱碼頭的藝術家籌辦,從 (…繼續閱讀)
文|郭任峰 任教中國醫藥大學;看電影、寫電影、聊電影,中度患者。 從《海角七號》開始算起,人氣回流國片市場至今 (…繼續閱讀)
文∣蘇珉萱 關於1839 1839當代藝廊(1839 Contemporary gallery),其經營理念是 (…繼續閱讀)
文∣王嘉琳 趁活著的時候去死吧 雖然還真活著,但會假假的死 可是真抱歉只有我一個人 (…繼續閱讀)
文∣王文宏 在我心目中查某人的形象,具有一種快要被遺忘的台灣女性特質:勤儉、內斂、 (…繼續閱讀)
文|李龍偉 親愛的西奧: 我去阿爾,一到就會寫信給你。 我在牆上掛了幾張畫,使你不忘記我。 幻想和你握別 (…繼續閱讀)
文∣林俐吟 以「芭比」做為創作之題材,在西方社會早已不足為奇,如Andy Warhol的《Barbie》(19 (…繼續閱讀)
文/展少 對很多人來說,藝術的觀察是一種迷人而又神祕的瀏覽。然而觀看對於每個人來說卻又有著不同的意義,當現代美 (…繼續閱讀)
文│楊立維 大約從今年三月開始,許多已享有盛名的知名藝術社團,與一些臨時成立的、不知是否有政黨資源奧援的不明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