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只純樸,還有詐欺魔術師——Jatiwangi Art Factory(上)
圖、文|山雨水
風塵僕僕,從雅加達上火車,搖啊搖三個小時到Cirebon車站,再從火車站前轉搭兩次小公娃娃車,到從某處搭上前往萬隆(Bandung)的野雞車。在司機為了攬客以龜速行駛在路上,我就冷冷地知道這趟旅程不會是Arie告訴我的一小時,必定要花上更多更多的時間。早上八點啓程,現在時針已經指向三點。
車速終於開始加快。
坐在小遊覽車第一排的我們,看著司機極速車神的超車技術,在還沒來得及撞上對向來車之前,輕巧的跳入大卡車的間隙,我連驚訝的時間都沒有,一切都這麼自然,符合時空,符合大地。對,為了興建新的高速公路與新的國際機場,這條馬路的大卡車超多,除了我們這台小遊覽車,機車騎士更像是夾縫中的小動物,險象環生地穿梭在巨輪中。阿拉。
某個銀行前,我們下車,擠在小小的腳力計程車上,緩慢地駛入Jatiwangi Art Factory。炙熱的空氣悶得人直冒汗,這裡比雅加達更熱,更別提涼爽的日惹。這般的空氣讓人想起炎夏的臺北,所有熱氣都悶在盆地中,只是更乾燥些。
就是這裡。
超。農。村。
屋子前面,一隻公雞與一群母雞,帶著小雞,正啄食地上的草葉穀物。印尼鄉村基本上都還是傳統農業,農業景觀、農人勞動與作息跟台灣的農人有些不同。Arie領我進到屋內,裡頭有個裝置燈光的廣大空間,擺放著自製的樂器,牆上畫著寫著整齊、看得出繪畫功力的圖與文。
「那區是我們的藝廊。這邊是辦公室。」
無知的我,看著纏著濃密蜘蛛網的磚瓦屋頂,蹦出第一句話「這裡颱風來不會怎麼樣嗎?」孰不知赤道附近沒有科氏力,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幾乎不會有颱風或氣旋侵襲。Tedi笑著看我,為了不傷了我的無知尷尬的乾脆什麼都不說。
這裡是Jatiwangi Art Factory,位於Jatiwangi的Jatisura村得住宅群中心,旁邊,便是一座紅磚屋瓦工廠。自殖民時代的開發,適合生產紅磚的地方土質,成為部分居民致富的條件。雖然也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訂單盛況不如以往。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蘇哈托因經濟危機引發的社會暴亂而倒台,曾為畫廊經紀人的Arief Yudi,離開Bandung回到故鄉Jatiwangi,他的藝術家朋友或邀請或去探他,你一言我一語,藝術有沒有辦法在這個瀰漫塵土、什麼優點都沒有的地方做些什麼。於是,逐漸開始用藝術做些什麼實驗。藝術家以場域、以地方故事創作,在這裡表演、做作品,最後,就住下來了。組織性地,一個名為Jatiwangi Art Factory的非營利組織便在2005年九月成立。
他們以公共外交策略關注在地農村生活,相信人人都可以被訓練成藝術家,他們用藝術、文化行動經營,定期舉辦表演、視覺藝術、音樂、錄像、儀式、展覽、工作坊、藝術駐村、社區討論會、廣播與教育活動,其中,用手機就能夠錄製編輯的film/錄像藝術,是他們極力推廣的創作方式。
定期program包括:每年一次的電影節、兩年一次藝術進駐藝術節(Jatiwangi Artists in Residence Festival),邀請來自各國、各領域的藝術家進駐,從農村生活取材,與地方互動、協作,最終呈現給地方的每個人。
而社區活動方面,每年齋戒月舉辦咚隆鏘鏘節Obrog Obrog[1] Festival(敲鑼打鼓叫醒七個村莊、介入舉辦地方慶典活動)、每月27日討論社區未來發展或閒聊的論壇(Forum 27an)、每年兩次的Jatisura Village Bazaar,以及間或定期的社區電影工作坊與週日放映。
其中最特別的是Jatiwangi Ceramic Festival,他們利用特產的瓦片,陶土,自製了瓦片吉他、瓦片打擊樂器、陶製樂器等。與居民孩子共同組成的樂團HANYATERRA,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以山雨水現場聽團的感覺,他們的音樂總監相當清楚自己的位置,音樂作曲與樂器音色的組合sense相當好。另外,各種藝術家,包括紀錄片、錄像藝術家的加入,更讓Jatiwangi在視覺印象的呈現上,做得非常符合當代新媒體廣泛傳播的品味,且農村與當代視覺的平衡處抓得相當不錯,無論在錄像、視聽、視覺、網頁等。優秀。
到目前為止,這應該是印尼第一個,也是唯一個以農村為基地的藝術社群組織。
每一次的活動都有創新的創意驚喜,某些不定期舉辦的展覽也煞是有趣——2008年,曾為藝廊經紀人的Arief在農村辦了個畫展《Menemukan Kembali Tanah Yang Hilang》(重新找回失落的土地),他動用他過去的人脈,邀請商業藝廊讓很貴的藝術家來展,市場上那些貴得不得了的藝術家來到Jatiwangi這個小農村,沒有刻意強調藝術家的明星身份,而讓那些貴得要命的作品就這樣暴露在滿是塵沙的農村藝廊(晚上也沒在鎖門的),有的甚至也放在居民家展出。大部分居民都沒有察覺外人眼中的黃金,在展覽快結束後,一些居民回家查作者名字才發現是天價藝術家。
堪稱除卻象徵資本後的當代藝術實驗,乍看是一場給農村的當代藝術教育,同時卻又精巧地反諷出當代藝術的弔詭本質,超搞笑的!
(下集待續)
Jatiwangi Art Factory網站 http://panenergi.wordpress.com/
[1] 來自印尼作家Putu Wijaya的自創詞,一個帶有West Java風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