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黃志偉/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
田野小隊到東港的踏查行動,由在地藝術家黃志偉帶領參觀,先前往東港信仰中心東隆宮參觀並認識迎王慶典活動的內涵,隨後前往進駐於大鵬灣周邊的崎峰村落──「大小港邊熱帶雨林」地方創生團隊拜訪交流,針對此一創生團隊的工作項目與方法經驗進行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例如:農漁村落社區居民的交陪方法,如何引領當地船長漁農夫轉換身分,成為農漁教育講師或在地產業轉型的推手,鏈結當地學校與社區,形成某種教育觀光型態的產業創生。隨著參觀藝術家黃志偉於東港豐漁橋邊的老家,從老一輩畫家廖繼春的繪畫視角的位置,描述黃志偉家族的東西美術養成與藝壇關係交陪史,並進一步踏查由在地藝術家鄭勝元、莊家勝和黃志偉等三人。即將要興建築夢的東港美術園區基地,為這一港口藝術文化的未來埋下一顆讓人期待的藝種。
屏東東港田野小隊地圖

屏東東港田野小隊概念圖




進擊的田野小隊 屏東東港篇(邱俊達/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日期:2023.02.26
路徑:東隆宮–>大小港邊熱帶漁林–>漁農海鮮餐廳–>夢想之地(東港美術園區基地探勘)–>黃志偉老家
天氣:晴朗
主持人:黃志偉
成員:蔣伯欣、邱俊達、吳尚育、陳嬿晴、張碩尹、吳語玟 plus 張新匹、曾琬婷、莊家勝
說到屏東東港,一般人最熟知的莫過於王爺信仰以及三年一度的燒王船祭典。東港出生的藝術家黃志偉有一種強烈的草根氣質,顯然與地方文化信仰有關。每每聽他分享自身的創作實踐時,多少都會談到這類家族、地方與臺灣美術以及信仰職務(轎班)的背景。也因此,每逢王船祭時,總有藝術圈的朋友特別去參加祭典、探班甚至在志偉的熱心協助下得以體驗轎班的信仰勞動。這次志偉擔任碎片港計畫中「海洋」子題的召集人,除了對當前藝術生態的觀察、書寫與論述,亦熱心協助今年「田野小隊」於東港的踏查規劃。
屏東東港田野小隊筆記(張碩尹/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屏東東港被稱為海洋節慶代表性的城市也不為過,以東港東隆宮為基地、七大角頭為骨幹的迎王平安祭,以及充滿生猛氣味同時令人口腔濕潤垂涎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兩大節慶交織。本次的田野訪查帶路者黃志偉不僅出生於東港,他亦是碎片港計畫中「海洋」子題的召集人,訪查行程自東港核心地標東隆宮出發,踏訪致力於發揚地方特色的「大小港邊」組織,以及與東港地方元素連結深刻的黃志偉老家,深刻理解東港在地產業多元的觸角和背後長時間發展的歷史淵源。另外,黃志偉更分享他在地方建構藝術文化平臺的藍圖,使本次的田野訪查不僅在地方知識上收穫豐滿,還對於東港地方的藝術環境發展增添一分期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