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weiwei, 2011, Issue 專題, Reviews 評論, 全站文章

艾未未專題 1/5 引言|艾未未,方興未艾

文∣賴駿杰

近期藝術圈好不熱鬧,除了北美館特展風波、活彈藥的使蒂諾斯事件,還加上了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被捕的消息,台灣莫名其妙地再次實踐了「全球在地化」。艾未未被捕,國際重要的藝文場館紛紛聯署支援,並對中國表示撻伐,台灣的當代藝術中心也為此舉辦一場「誰怕艾未未?」座談會,於會中發表譴責聲明,要求中國當局釋放包括艾未未在內被捕的中國維權人士。

與過去中國維權人士受到監禁、逮捕等相較,艾未未顯然受寵多了;畢竟台灣突然間多了好多個艾未未~但老實說,他的相關事蹟與圖文、影視資料實在太多,我很難相信透過這些所謂的訊息圖像可以讓我們了解他更多?在TCAC舉辦的座談會上,吳牧青尖銳地將焦點轉向檢視國內當前藝文生態,直指當時竟也在場的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替整場座談會掀起高潮;然而,很快地就有人主張應回到座談主題,而非謝小韞個人的澄清或批鬥大會。

顯然,大家對於艾未未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仍然停留在一種表面連結的淺層次上,並無意識到某種引子可以在台灣被迸發,多數人不認為艾未未與謝小韞黑函、北美館特展風波、活彈藥的用藥爭議等事件有所關聯。我倒認為,艾未未的確是一個契機,一個檢視台灣當前(藝文)生態的契機,因此籌劃了一個小型的艾未未專題,從艾未未的紀錄片、艾未未事件的背景與脈絡,到艾未未事件與台灣藝術╱社會運動的關係切入討論,分別請到楊小卡、周家輝、侯昱寬為我們撰述,筆者則藉由艾未未檢視台灣當前境況的角度,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意圖揭露台灣(文化)治理的迷霧。艾未未事件牽涉眾多,可供討論的層次、角度各異,實非此專題所能窮盡,謹希望能以此提供些許的意見。

年底還有一檔艾未未展覽將於北美館上演,這難道不是一種奇異詭妙的連結?無論如何,艾未未的討論並不會這麼快消失,它將潛伏在台灣民主社會之美妙糖衣下,偶爾跑出來告訴我們:「你們沒有以為的那樣自由!」

艾未未,將一直纏繞著我們,就如同馬克思的幽靈一般……

註:AOFA觀察者2011.05-2012.03期間發表之文章

Share This: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